11月28日下午,多语党支部书记苏颖以《增强高校人才竞争力,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为题,从学习好二十届三中全会全会精神,聚焦二十届三中全会安排,深刻把握人才机制发展的逻辑,打造人才发展的新生态,为高校高质量发展蓄力蓄能,推动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
苏颖书记从构建人才发展的“新布局”;打造人才发展的“强磁场”;强化人才成长的“新链条”;营造人才发展的“新生态”四个层面全面解析了提高高校人才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首先,要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教育的初心是立德树人,我们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校要相互依存,相互支持,把学校,学院和学科学者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来。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高校要聚焦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全校师生和校友的主体作用;再次,高校要围绕培育未来发展的“千里马”,关注重点学科领域培育“带头人”,外国语学院教师要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与专业,培养新农科背景下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助力学校优势学科发展;最后,要充分发挥人才焦聚作用,开展有组织的人才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和研讨活动,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掌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技巧,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此外,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人才是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希望所有党员教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