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晚,银龄教师宋敏教授走进外国语学院,带着50余年英语学习、40余年英语教学的深厚积淀,为外语院的同学们带来“AI时代英语学习之道”的精彩讲座,对新生展开专业教育,为大家拨开AI浪潮下英语学习的迷雾、指明方向。关工委成员、2025级学生及其他年级学生代表参加讲座。
讲座一开始,宋敏教授就抛出核心问题:“AI到底是威胁,还是机会?”在她看来,AI绝非英语学习的“终结者”,而是助力高效学习的“利器”。
AI能解决基本沟通,但学术写作的严谨逻辑、跨文化交流的情感共鸣、商务谈判的微妙语气等,它无法替代人类的思考与把握。宋敏教授强调,英语兼具工具性、学术性与文化性,这些特质决定了AI只能是辅助,而非替代。从工具性看,AI翻译便捷,却难精准传递语境、情感;学术性上,全球超90%的一手科研成果以英语呈现,依赖AI翻译,就只能做“二手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文化性层面,英语是了解世界的桥梁,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工具,唯有亲自用英语有效表达,才能让世界听到真实的中国声音,读懂原汁原味的英语文学、新闻与学术成果,而且,AI替代不了批判性思维、跨文化理解与创造性表达。对英语学习者,尤其是专业学生而言,AI是“解放双手”的帮手,能让大家将精力投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与思考。
既然AI是机遇,那该如何借助它升级英语学习?宋敏教授从输入、输出、思维、反思四个维度给出建议。首先,AI可根据学习者水平,分级推荐学习材料,告别盲目选择难度不匹配内容的低效状态,让每一份学习投入都精准作用于能力提升。其次AI能充当口语陪练,随时提供对话场景与反馈;也能做写作批改老师,快速指出语法、用词等问题,解决“没人练”的痛点,让口语与写作练习更便捷、高效。然后借助AI,接触多元观点。当AI提出不同看法时,学习者去分析、判断、反驳,在这个过程中,独立思考与表达能力得以真正锻炼。最后,写完文章,别只让AI改错,更要请它指出逻辑漏洞,提供多角度思路。通过与AI的互动,训练批判性思维,让AI成为“随身外教”与“批判性伙伴”。
除了借助AI,宋敏教授也强调学习心态与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学习心态上,要明白错误不是失败,而是成长的信号。敢于犯错、敢于表达,英语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思维方式上,要善用AI助力思维升级,不被AI的答案束缚,而是主动去辨析、去拓展,让英语学习成为提升思维能力的过程。
在AI时代,英语学习的本质并未改变,我们仍需扎实掌握语言技能。但AI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更高效的学习途径。跟随宋敏教授的指引,以AI为翼,我们定能在英语学习的天空中,飞得更高、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