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3点,外国语学院在421以线上线下形式成功举行了24级MTI(翻译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开题及中期论文答辩。本次答辩由院长刘翠兰为组长,副院长任云岚、银铃教师宋敏教授、常云教授、武彦君教授、张佳卉副教授和MTI副主任邱嘉老师组成评审小组。两位24级非全日制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分别就各自的研究课题进行了汇报。24级和25级的MTI学生进行了线上线下观摩学习。
郭欣怡的论文题目是"Translation Report of AI and Your Photography:The Vision and the Battle"。智珍珍的题目是“AI机译与人工翻译实践对比分析—以《桥梁快速施工》之《现代桥梁快速施工概述》的术语、句法与语境适配为例”。她们聚焦翻译实践,结合功能对等理论、人机协同策略与多模态辅助方法,探讨如何在翻译中兼顾技术准确性与艺术表达。构建了“术语—句法—语境”三维评价框架,系统对比DeepL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在桥梁工程文本中的表现,并提出“AI初译+人工精校”的人机协同模式,旨在提升工程翻译的效率与质量。
在答辩后的深入研讨环节,评审教师就两位同学的论文进行了进一步的专业指导:建议进一步精确论文题目表述,明确研究范围;优化论文结构层次,完善三级标题设置;同时在量化分析方法上寻求更科学的评估工具,确保研究数据的可信度。评委强调需要加强翻译本体的研究深度,完善技术路线设计,并在表述上避免绝对化用语,注重学术规范性。
评审教师特别指出,两位同学均选择了人工智能翻译这一前沿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在后续研究中需要更加注重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的紧密结合,突出翻译研究的专业特色。同学们认真听取意见,积极回应问题,并表示将根据评委建议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整个答辩过程严谨有序,学术氛围浓厚,体现了学院MTI培养的严谨性与前瞻性。
本次开题及中期答辩不仅为两位同学后续论文的撰写与修改指明了方向,也通过深入研讨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为提升学院MTI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